農曆年節,餐桌上一席艷紅襯著潔白的圓形桌花,在澎湃料理與年貨零嘴之間,彷彿是一盤「用看的食物」,錦簇的花團與人們的相聚團圓兩相映照,也替人聲鼎沸、滿室熱鬧的屋子帶進一抹自然氣息。嗯!花朵就是有這般神奇魔力,遇見的人都能感受祝福,都能在心底淺淺一笑!
用花培養一份長期關係
隱身台北靜巷的老公寓,藏著一對年輕情侶經營的工作室,負責花藝的亦瑀除了在年節、情人節、母親節等特殊節日設計花束,更希望花藝的自然美感能以平易近人的姿態融入客人的日常生活中。於是與男友柏韋規畫了每週一花束的想法,採月訂或季訂,每星期一跑花市,選擇當季花材自由搭配設計,再配合物流送至客人手中。對亦瑀而言,自己像是用花去培養一份長期的關係,也因此創業至今累積了不少來自客人的故事,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個女生的婆婆罹患癌症,她希望婆婆在最難熬的化療階段每週都能收到美麗花束,於是向他們訂花,為期數月後婆婆雖然過世了,但那位媳婦轉達婆婆生前很喜歡他們的花束,甚至希望喪禮花材也能由他們來打點。亦瑀感性地說:「有時覺得自己何德何能,竟能透過花藝工作參與了這些故事。」
一束自然靜謐的花園
台灣許多坊間的花藝設計為了迎合大眾市場,喜歡採用染色花材,甚至安插小玩偶或人造裝飾於其間,並用層層繁複的包裝,打造閃亮氣派的花束。在花藝設計的領域,亦瑀彷彿懂得大自然的節制與靜謐,她希望展現的是植物本來的樣子,因此即便是製作熱鬧年節所用的桌花,她仍採用許多蓊鬱綠葉為襯底,然後不是萬紫千紅那種滿溢出來的張狂艷麗,而是幾朵鮮紅的康乃馨、黃橘色玫瑰,再運用沁白的桔梗來襯托艷色。於是一盤桌花,也如一座生機盎然的微觀花園。
不屬於任何流派,也從未拜師,那麼自學花藝的亦瑀其美感究竟從何而來?原來亦瑀出身高雄,爺爺務農種菜,母親則栽植了滿院子的花卉盆栽,父親辭掉農會工作後,就在屏東找了魚塭飼養觀賞魚種,小時候跟著媽媽到植物園散步、辨識植物,跟著爸爸到魚塭挑選公魚、母魚、小魚,都是她的童年日常。於是如此接地氣、熟悉泥土花草小動物的她,再經過求學階段工業設計的美感薰陶,造就了她深具自然氣息的花藝風格。
花藝,不給地球製造負擔的行業
工業設計研究所畢業後,亦瑀曾有機會到對岸工作,但她後來覺得,這世界少了一個工業設計師並不會怎麼樣,比起設計製造更多桌椅文具,自己更希望從事不給環境增加物質負擔的花藝設計。
賣花就像賣菜、賣水果,且不同於一般花店擁有冰櫃設備,亦瑀與柏韋經營的「一隅有花」不存放花材,每週到花市選花,花來了又走了,而送到客人手中的花葉,隨著生命的周期自然衰退,這些切花又再次回歸泥土。亦瑀篤定地說:「如果要我選擇買衣服或買花,我會選擇後者!這幾年開始有了不想堆積物質的想法,買東西前都會想很多,會思考自己能使用多久。」於是他們給客人的花束也盡可能減少包裝,並鼓勵客人重複利用,時常就用一張牛皮紙綑紮花束,採以最極簡的方式。
因為不冷藏花材,兩人每週跑花市,而關於花市,亦瑀打個有趣的比方:「每回在花市撞見那些跟我們一樣早起去買花的人,無論是這個城市裡各家花店的老闆或員工,大家嗡嗡嗡穿梭在走道間,就像是採蜜回到城市裡的小蜜蜂!」然後她特別喜歡花市帶給她的人情味,那裡多半是爺爺經營後交給爸爸,然後變成一整家人共同經營,那裡的每家老闆都彼此認識,也會跟熟客閒聊,她許多關於花材的知識也都來自花市。
每逢年節,亦瑀對高雄老家的印象就是媽媽準備了整桌熱騰騰的飯菜,爸爸在牆上貼好了春聯,然後每次回外婆家,媽媽跟舅舅就開始熱烈交換自己培育的種子及苗木,高調分享今年又復育了什麼。至於農曆年節工作室是否會特別忙碌?亦瑀笑說,其實本來只想專注經營生活花藝這塊領域,不願隨著商人炒作,更不想在節慶之中淹沒在這片廣告海裡。但最近的想法有些改觀,其實節日也是客人一年之中值得慶祝的日常啊!即便主打生活花藝,在逢年過節之際設計較為豐盛的花藝作品,兩者並不衝突。
採訪撰文 / 李盈瑩
攝影 / 王正毅
原文刊載於《鄉間小路》2018.2
採訪撰文 / 李盈瑩
攝影 / 王正毅
原文刊載於《鄉間小路》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