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時代:21則你吃過雞,卻不瞭解的冷知識》

作者序   /     經濟動物也有被愛的權利

冷知識是什麼?是那些美麗而無用的事物。既然無用為何書寫?不為什麼,僅對於一種動物的凝視與迷戀。

或許因為第一次養動物剛好養到雞,所以就愛上了雞,如果當初養的是鱷魚,說不定連鱷魚都能愛上了。在此之前我沒想過會喜歡雞,由於鳥類飄忽,我從沒能好好地、近距離地端詳牠們,可如今有一種鳥類落地生活了,採取一種與人類同棲、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的姿態,嶄露了禽鳥在動物行為與社會結構上的神秘趣味,於是開啟了每日貼身觀察雞群的日子。

《與地共生 給雞唱歌》

作者序 / 
或許人並不是厭倦或者想逃離什麼,才從都市來到鄉村的,而是人們本來就歸屬自然,才會在每回接觸花草泥土的時候,心思漸趨沉靜;也才會在與動物相處的一時半刻,因牠們存在本身即具有的完美而著迷。

《大同鄉部落生態旅遊》系列報導

 *    吃一座山,也守護一座山:寒溪部落的泰雅故事餐桌
 *   來溪畔竹屋聆聽泰雅歌謠,認識不一樣的芃芃溫泉!──英士部落
 *   藏在山間的淨土,被遺忘二十年的樂水部落─用有機農業旅遊吸引青年回留
*   深入樂水部落,向獵人學習山林智慧!
 *   步道之外,有故事的松羅部落

用廣播,把農村聽回來


熟悉的語言,生活裡的背景音
台中農家出生的大米,本名林瓊美,北上從事廣播十多年,從流行音樂DJ、新聞節目,到訪談節目,兼容深度知性的面向,也有綜藝搞笑的一面。

只是,音樂DJ在當時年輕一代所象徵的酷炫形象,卻從來都不是大米對廣播領域的期待,「身為一名內容的生產者,我真正想服務的對象,是對文字閱讀不熟悉,且沒有網路平台的農村老一輩。」在鄉下,阿嬤總是先打開廚房裡的「拉吉歐」(Radio),邊起灶煮飯邊聆聽主持人用著自己熟悉的語言閒話家常。而務農的阿公仔在水田娑草,腰間也習慣繫上一台隨身收音機,有了聲音的陪伴,每次的彎腰與無止境重複的勞動,好像就顯得沒這麼單調了。


從山城泥地長出來的產業──卓也藍染


循著130縣道,來到位於苗栗山城的卓也小屋,這座由自然木作打造而成的聚落,水鴨悠游於池塘,村民於山坳耕作、栽植藍草,山腹還有間染坊,聚集了一張張從台灣各地慕名來此工作學習的青澀臉孔穿梭其間,或專注於染布、或埋首設計圖樣,所生產的商品除了推展到直營門市銷售,目前正與荷蘭洽談,預計推廣至海外市場。


在山神的領域謙卑紀錄-高山攝影師












等待稜線上出沒的水鹿、等候一對黃喉貂看向鏡頭、紀錄日本禿頭鯊自出海口一路溯源至河川中游,究竟需要多少時間?從事生態攝影的王文哲入行三十年,每年將近兩百天待在高山上,同一趟山路他比別人多走了幾百遍,找尋動物遺留的行蹤,利用自然素材為自己架設偽裝點,與高山萬物一同呼吸脈動,只為等待一個畫面。即便曾經與各大國家公園、經典雜誌合作過,作品水準也達BBC的拍攝程度,王文哲仍以十分謙卑的態度看待這份工作。

以季為單位的高山生活
冬日早晨,王文哲與合作多年的伴侶詩怡開著休旅車來到北部山區,於潺潺溪流邊設好攝影機,靜默等待豆娘的身影出沒,忙完拍攝後他們會煮些咖啡,然後隨興地選擇在附近過夜,一台車就是他們在外工作的屋子,裡頭攝影器材、爐具、盥洗用品一應具全,椅座打平就是床鋪,整座山區就是無限延伸的客廳。

折合又重疊一次的人生-藺草編織藝師

火車行駛過沿海一柱柱白色風車、駛過白沙屯,遠遠看見裸露古奇的火炎山,來到了秋冬掀起海風的苑裡小鎮。位於山腳社區的藺草學會,每天有十幾位年過半百的苑裡阿嬤、阿姨們來此報到,用她們俐落厚實的雙手,以童年即拾起的技藝走過時代,編織過無數張蓆墊與草帽,也編出苑裡藺草的響亮名號。

順應天命的草根柔韌
苑裡作為藺草的主要產區,在藺編外銷最興盛的日治時期,當地就有12000人從事藺編,幾乎家家戶戶的女性都會此項技藝。出生在日治末的劉彩雲是家中長女,那時父親種稻之外,也挪出一塊田區栽植藺草,母親就用自家栽植的藺草編出一張張蓆子,賣給商人換錢,養活了眾多子女。小學三年級,時值最貪玩的年紀,劉彩雲回到家中見媽媽埋頭做藺編,懂事的她寫完功課就跟著一起編,那時立體的蓆帽與繁複的花樣還不是收購大宗,婦女多半編織大件草蓆,有時大妹也會加入,母女三人就合力把草蓆完成。當時蓆編的產值高,一個家庭若有兩、三人懂得草編,就足以撐起整個家庭的基本開銷,也因此在苑裡流傳著「重生女不重生男」。

基隆港邊的洋派酒吧

越戰期間,美軍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時常將軍艦停靠於基隆港,除了進行船體維修、補給,也同時讓美國水兵至委託行採買日常用品,或到巷弄間林立的咖啡廳與酒吧遊憩放鬆。戰時的無常襯托了及時行樂之必要,於是造就了基隆在巔峰時期即多達18間酒吧的盛況,當時包括「港濱酒吧」、「浪子酒吧」、「幸福酒吧」,以及今日被謠傳為基隆鬼屋的「美琪酒吧」,都曾經歷過基隆港都最為繁華迷醉的時代。


對山就只有尊敬而已-巡山員


泰雅族人
比互.亞惠,漢名林憲敏,從小在武塔部落長大,整個南澳南北溪流域都是他跟隨父親長年走跳的領域,在年輕一輩的族人裡,比互是其中還有跟老一輩學習過、有銜接到傳統觀念的青年,懂得尊敬祖靈,也敬畏山林。而今年45歲的比互從事巡山工作已高達22年,從早期的資源調查隊、水壩預建地的障礙木調查,到近年的步道巡視與深山特遣,還有臨時機動的山難協助與森林大火支援,幾乎一生都與山林有著緊密的關係。

巡山員的日常
一早,比互自武塔部落來到南澳工作站,在辦公室與同事簡單寒暄後,便查看當日的工作內容,一邊備妥GPS、相機、砍刀,以及裝有地圖與簡易醫護用品的隨身背包,便豪邁跨上林務局提供的重型擋車,一路前往工作地點。

向大地學習,在自然裡撒野-土土野青









一件器皿、一束染線、一席色布,在各式商品推陳出新的年代,我們似乎逐漸忽略了物料從何而來,以及生產者的專業、工藝製作流程裡的諸多環節。位於宜蘭的土土野青工作室,便希望將這座自然城市帶給他們的滋養,轉化為各種工藝體驗活動,且希冀帶給民眾的不僅只於體驗本身,他們想望在這座依山傍海、自然資源如此豐沛的地方,引領民眾從最初的素材取得,一路到工藝製作,再到最終完成作品的那一刻。於是透過這樣深層的參與,我們似乎更能珍惜眼前難能可貴的物品,也能由衷給予土地以及工藝師應有的尊重。

生猛迷幻的港都夏夜


屬於基隆人的海派性格
出生基隆的張惠媛是「雨都漫步」的成員之一,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藉由對家鄉的認同,紛紛投身在地文史的導覽行列。張惠媛眼中的基隆夏夜,除了最具代表性的崁仔頂漁市拍賣、盛夏中元祭的放水燈,還有基隆特有一股閒適自得的氣氛。

一隅有花工作室-花藝師


農曆年節,餐桌上一席艷紅襯著潔白的圓形桌花,在澎湃料理與年貨零嘴之間,彷彿是一盤「用看的食物」,錦簇的花團與人們的相聚團圓兩相映照,也替人聲鼎沸、滿室熱鬧的屋子帶進一抹自然氣息。嗯!花朵就是有這般神奇魔力,遇見的人都能感受祝福,都能在心底淺淺一笑!

用花培養一份長期關係
隱身台北靜巷的老公寓,藏著一對年輕情侶經營的工作室,負責花藝的亦瑀除了在年節、情人節、母親節等特殊節日設計花束,更希望花藝的自然美感能以平易近人的姿態融入客人的日常生活中。於是與男友柏韋規畫了每週一花束的想法,採月訂或季訂,每星期一跑花市,選擇當季花材自由搭配設計,再配合物流送至客人手中。對亦瑀而言,自己像是用花去培養一份長期的關係,也因此創業至今累積了不少來自客人的故事,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個女生的婆婆罹患癌症,她希望婆婆在最難熬的化療階段每週都能收到美麗花束,於是向他們訂花,為期數月後婆婆雖然過世了,但那位媳婦轉達婆婆生前很喜歡他們的花束,甚至希望喪禮花材也能由他們來打點。亦瑀感性地說:「有時覺得自己何德何能,竟能透過花藝工作參與了這些故事。」

他們的海底星球-雙世代水草玩家的相遇

來到位於宜蘭的「勝洋水草」,走進矗立於波光水面上清水模建築,這天,盡地主之誼的是從小就在魚池旁長大,爾後帶領家族轉型做水草事業的徐志雄,另一位則是來自新竹「墨耘水草」的新生代水草玩家-魏志閔。眼前的五年級大叔與七年級生,兩人除了是供應商與客戶間的關係,也在今昔截然不同的發展背景下,展開了跨世代的對話。

鹹香回甘,漬物的層次對話

暮夏午後,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了一場關於醃漬物的對談,與談的講師分別來自台東池上的莊月嬌,以及台灣原味負責研發漬物的古碧玲,兩人聊作物、聊漬物,滿是對食物原汁滋味的熱情。

曾經在台北開餐廳、在宜蘭種水稻,近年移居台東投入耕食生活的莊月嬌,其實從小就在山野鄉村長大,猶記童年時期,每逢破布子樹梢葉片一一落盡,徒留一串串果實垂掛枝頭,正是全家大小捲起袖管一起採集醃漬破布子的時機。父親將接連著果實的樹枝鋸下,此時母親正汗流浹背地燒柴起灶,孩子們幫忙洗淨果實,再丟入大鍋熬煮三小時,每當從鍋底撈起的破布子被放入高濃度的鹽水中,只見從事礦工的父親用他粗獷厚實的雙手,將混入鹽水中的破布子不斷擠壓,從樹子中擠出的膠質與鹽份起了作用凝結成塊,擠壓成一塊塊餅糰,接著堆疊入甕,一層餅、一層豆醬,最後注入鹽水靜待數個月的發酵。破布子醬不論拿來蒸魚、蒸肉,那份鹹甘的底蘊,總令人多扒了幾碗飯。

平凡卻不簡單的便當菜


平日午間,位於台北二二八公園一帶繁忙的上班族熙來攘往,街上有的是牛排、火鍋、排骨飯、手搖飲料等五花八門的店家。「呷米蔬食」擠身其中,像座理念清新的綠洲,秉持以在地小農生產的當季蔬果為食材,以水煮、蒸、烤為主的低度烹調方式,提供無負擔的蔬食料理。

為了降低食物里程,並給予耕作者最直接的回饋,「呷米蔬食」老闆邱馨慧向全台六、七十戶的有機或友善小農合作,從稻米、雜糧、蔬菜、水果,到農產加工品,店內將近九成的食材都來自台灣本土,其餘像是黑胡椒、咖啡豆等進口項目,則以公平貿易的商品為主。相較一般餐廳可能只需向兩、三家中盤商訂貨,國內國外、上山下海、生鮮乾貨就應有盡有了,但因堅持選用在地盛產食材,「呷米蔬食」得花費更多隱形成本與各家農戶聯繫溝通,廚師也得運用各季節有限的食材品項來設計菜單。

釀出日常卻美好的點點滴滴 -唐婆醋


苗栗頭份的淺山地,一座紅磚厝的廚房裡正飄來陣陣糖香,在鍋中熬煮的是唐鴉唐婆夫婦自果園採摘回來的當季桶柑,淋入麥芽糖與山芋粉勾芡,熱氣蒸騰之中,自然的橘香為寒冷冬日添了一股暖流。

父親的桶柑橘園
唐鴉從小就頭份長大七歲時家裡蓋了這間紅磚厝他還參與了疊磚頭、抹水泥等工事一磚一瓦見證了家中老厝日漸成形。求學之後到外地念書爾後與唐婆相識在三峽白雞山一帶成立工作室唐鴉做陶與木雕唐婆專注釀醋直到近幾年搬回兒時成長的古厝,才重新照料起父親留下的柑橘園,並廣植各種果樹用以釀醋。

種友善的米,做本土的米穀烘焙


宜蘭內城村的山腳下,連綿的稻田正打完綠肥,土壤靜置著、緩衝著,蓄積來年的養份。阿肥揹起割草機沿著田埂細心除草,這是她搬來員山種稻的第六年,而從今年開始,她與做甜點的朋友合作,將自己種植的友善稻米製成米穀粉,交給友人嘗試米製烘焙。

友善耕作田,動物們的安心住所
長年待在鄉村的老農,勞動力日漸衰退,也因為習於仰賴化肥與除草劑、除螺劑,多半採以慣行農法。六年前阿肥來到員山投入友善耕作,初期不僅租屋、租地會遇到門檻,租到的田地也往往較為零碎,如此分散且小塊的田區較難操作,通常不會是代耕業者的優先選項,因而增加了農夫在聯繫上的困難。但近幾年小農人數逐漸增加,大夥因理念而群聚,採取共同購買大型農機、成立合作社等方式,慢慢從插秧機、收割機、打田機一樣樣補足,甚至還有專門服務友善耕作的碾米廠。

實現步道自主的價值-千里步道協會


晴朗的冬日清晨,來自四方的人們聚集於天狗部落荒廢多時的古道,有人手持鶴嘴鋤翻找石塊、有人堆砌駁坎、有人從叢間挑來倒木,不消半日,原本崩塌的山徑被修整完善,取之於山林的原材、貼近於生態的工法一一被施作於無形,與四周的綠蔭自然完好融合。隨著午後襲來的寒意,濃厚的白霧漸升繚繞,這群彷彿是山裡的小精靈收拾好鋤頭與野炊食器,跳上小貨車又一路顛簸下山,返回部落再下榻一夜。

取之於環境的傳統工法
手作步道的志工來自各地,而帶領志工實作的是千里步道協會的副執行長徐銘謙與天狗部落的在地耆老。這條在日治時期即沿著等高線而闢建的古道,同時也是部落幾戶家族的專屬獵場,高齡九十歲的mama’(泰雅族對男性長輩的稱呼)還記得兒時第一次跟著阿公來這裡過夜、設置抓鳥陷阱的興奮心情,但隨著台灣光復,古道人煙罕至,逐漸被族人遺忘,重建步道的意識卻始終埋藏在他心底,直到近年透過新竹林管處轉介,終於與千里步道協會合作,以手作方式修復舊時光景。

向家鄉學習生活-屏東五溝水「孩子的夥房」


星期三下午,週間裡難得全年級的孩子一同放假的時光,幾個孩童回家吃完午飯後,一一來到位於萬巒五溝水聚落的大我夥房。他們群聚埕前嬉鬧、玩耍,一邊期待著每週一會的「五溝水生活日」,芫品與夥伴,還有這些在地的社區長輩們將帶他們挖掘聚落裡哪些好玩的事物。


打造台灣第一座信託森林-自然谷

假使一座美麗的山林歸屬在幾個人名下,也許今天他們願意保留這片土地的自然美好,但哪天,冷不防有人突然要抽資、哪天誰將土地傳給子女,那麼一塊土地的命運始終與不可預期的人心牽連著。環境信託」便是將土地自然或人文古蹟交付給值得信賴的公益團體,讓環境的美好能永久續存,雖然這樣的概念在台灣還很陌生,但在英國有彼得兔繪本作家波特小姐的故事、在日本有龍貓森林的前例,而位於新竹的自然谷,即為台灣目前唯一的案例。

環境信託,為後代著想的動人心意
早在2007年,六位荒野保護協會的友人在新竹一帶尋覓土地作為退休之用,於是合資買下了原名南何山的自然谷,殊不知隔年即遇到金融海嘯,在對於金錢極度缺乏安全感的社會氛圍下,友人之中就有三位選擇撤資離開。也因為這樣的事件衝擊,剩下的團員深感以個人為單位的變化實在太大了,倘若要永久保存山林的自然生態,勢必得將土地交付信託。於是最初三年,他們與荒野保護協會簽約,在三年的嘗試後,最終確定交付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做為永久信託。

阿里山,雲霧中的天神足印-達邦&特富野部

嘉義阿里山除了有小火車、日出、雲海,鄒族文化也是在地的重點特色。鄒族的部落分為大社與小社,目前大社僅存達邦與特富野,達邦之下有新美、茶山、山美等小社;特富野則有來吉、樂野、里佳等。相傳遠古時代,天神從玉山降至人間,一腳踏出了達邦、一腳踩出了特富野,將陡峻的山勢踩平供族人安居,再一步步踩出其他小社,最後踏出了一整片嘉南平原。

聆聽大地的脈動鳥占亭步道
擅長在高山生存穿梭的鄒族,自古便有「以聆聽鳥鳴來占卜」的獵人文化。達邦部落的解說員-安孝明同時也是部落的獵人之一,隨著他的腳步前往鳥占亭步道,一會看安大哥停下來觀察階梯上的白色排遺,便知悉此種小量的鳥糞是由貓頭鷹所留下的;一會他見到路旁的土痕,則發現是松鼠走過的路徑,安孝明用他沉著專注的心與敏銳的五感聆聽著大地的呼吸與脈動。

《台灣小野放》


作者序 / 
二十至三十歲,關於青春,關於人生裡最充滿戲劇性與電影感的夢十年。

站在二十歲的初始,我從未想過要將十年譜成何種面貌,驅使它長成如今果凍般定型的,是一顆對於自然、土地、人情都熱切躍躍的好奇心,如小狗般坦蕩真誠且無所畏懼,於是以自己的人生作試探,走向高山與海洋的曠野;投身採訪,穿越一片片田野與世故;放下一切溫暖舒適,到森林裡工作隱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