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鄉學習生活-屏東五溝水「孩子的夥房」


星期三下午,週間裡難得全年級的孩子一同放假的時光,幾個孩童回家吃完午飯後,一一來到位於萬巒五溝水聚落的大我夥房。他們群聚埕前嬉鬧、玩耍,一邊期待著每週一會的「五溝水生活日」,芫品與夥伴,還有這些在地的社區長輩們將帶他們挖掘聚落裡哪些好玩的事物。



下課後,跟阿伯學自然
沿著木梯爬上夥房的樓棚,這個昔日大家族的孩子們擠著挨著就寢的地方,芫品讓小孩圍聚成一圈,兩兩一組,練習對話,聊聊自己曾在五溝水做過最難忘的事情,有孩子提到曾爬上高聳的瞭望台、有人則對去年生活日的夜遊印象深刻。而今天,芫品要帶他們去認識的是,從小生活在五溝水聚落的阿伯們,在四、五十年前曾做過最難忘的事-「戽魚」與「放青蛙」!

孩子穿上雨鞋、跳上單車,走過小橋、穿過樹林,來到社區長輩口中的母親河,一處天然的湧泉溪,此時村長雄哥與另兩名阿伯早已下至溪水,著手重現他們兒時的戽魚工法,阿伯將倒木橫放設柵,孩子則拿起圓鍬鏟土、堆草,協力將數十公尺的溪流區段兩端堆起擋水牆,隨後孩子一一拾起水桶,拚命地將區段裡的溪水往外勺,待水位逐漸降低,便能以竹簍撈出魚蝦。雖不見阿伯口中昔日豐收的土虱及鯰魚,但竹簍裡閃閃發光的魚苗,在孩子眼中仍然深具魅力。

另一頭,雄哥開始砍削刺竹、在魚鉤上銜掛蚯蚓餌,為孩子示範兒時放青蛙的技巧,那時候一人能做到上百桿,每人用不同顏色的蠟筆或橡皮筋區分記號,放學後就來這裡放陷阱,傍晚時分便能收穫一隻隻貪吃的青蛙,帶回家裡給媽媽煮湯或切塊做咖哩。雄哥並在現場示範模擬蛙鳴的方式:「以前在山谷發出這樣的聲音,四面八方的青蛙都會朝你而來,數量多到會怕唷!」

在芫品的眼中,「雄哥身上有很濃厚的五溝水人的氣息,談湧泉水圳的時候洋溢自豪飽滿的神情,是我在這裡住再久都不會有的東西。」正因如此,去年開始她帶孩子一同參與夥房修繕,以夥房作為教育基地,今年則更想要拓展出去,安排更多社區長輩共同參與,讓他們把過去的生活經驗說給孩子聽、帶著孩子做,讓孩童看見五溝水人可以怎麼過生活。唯有讓小孩與在地長輩有所連結,在此經歷了獨特且難忘的童年回憶,往後即使到了外地工作,也會知道世界上找不到另一個跟五溝水一樣的地方。

透過教育,串起孩子與在地長輩的連結
位於屏東萬巒的五溝水,由於地勢偏遠,加上早期祭祀公業的制度,夥房為眾多派下員共同擁有,少有變賣情形,至今仍保留近二十座客家夥房,連同豐沛的自然湧泉,成為一處人文歷史與自然生態皆十分豐富的聚落。芫品在五年前來到五溝水投身社區工作,因為喜愛與孩子相處,在當地試辦了營隊,觀察到這裡的孩子對在地環境顯得幾分疏離,去年才透過「文化部社區營造青銀合創實驗方案」開始投入五溝水的兒童教育。

芫品致力於兒童教育的同時,也進而參與社區、保存聚落文化,一路走來受到許多在地長輩的協力與支持。目前孩子使用的基地空間-大我夥房,就是由屋主劉文雄與劉美玉出借,管理人劉來靖以祭祀公業公積金支持修繕工程,芫品讓孩子跟著來靖伯一同做土磚、重新開井打水,也學習抹灰塗牆、將拆下來的廢棄材料設計成各種燈具,實質參與空間修繕。

對來靖伯而言,這裡是他從小生活的地方,昔日下課後就跟兄弟姊妹到夥房後方水圳抓魚蝦、洗衣服,傍晚則在夥房側邊打水井,備妥煮飯與洗澡用水。約莫三十年前搬到新家,夥房便在時光遞嬗中逐漸頹圮,直到這群孩子重新進駐,童年的嬉鬧聲才得以重現。

如同五溝水大部份的夥房命運,在來靖伯的童年時期,大我夥房最多有九戶人家安居於此,如今卻只餘兩戶。夥房許久沒這麼熱鬧了,午後,當孩子從方才戽魚的水圳歸來,大大小小的孩子光著腳ㄚ在埕前奔跑,來靖伯兒時大家族的生活場景彷彿於此疊影,就像童年結束後就不曾戽魚、放青蛙的雄哥來說,也是透過這份契機,重拾了兒時的記憶。

平等陪伴,與孩子一同探索
在夥房裡生活、到林地撿柴、用灶煮飯、入水圳探險、學習木工與裁縫…,縱使「五溝水生活日」的課程豐富多元,活動本身卻始終不是重點,而是希冀透過這份空間,創造一個與孩子平等共學的場域。在這裡,孩子直呼這些大姊姊的名字-「芫品」、「阿茶」、「倪倪」,而不被要求加上「老師」稱謂,她們不採用權威式的管教、不以嚴厲的語氣出聲喝止,而選擇用理性溝通的方式與孩子對話。前來支援陪伴孩子的阿茶與倪倪平時各有自己的主業,恰巧的是,她們三人都成長於客家家庭,根據芫品的觀察,客家人的管教方式比較權威,許多家庭甚至有強烈的父權觀念,也因此她更希望能為孩子營造一處平等且能自由表達的場域。

課程安排上,芫品與團隊在去年也曾試過較為結構化的知識傳播,卻發現那樣單向的傳輸,對孩子而言吸收有限,且難以保持專注;另一方面,她透過先前的戲劇課,也觀察到孩子在表達能力上較為貧弱。因此今年開始,芫品試著在課堂上頂多進行十來分鐘的資訊教學,接著就設計一連串的問題丟給他們,讓孩子在討論的過程中思考,在分組對話中練習表達自我。

與孩子的相處,希望形塑出什麼樣的品質,一路走來芫品與夥伴也還在摸索,試著在自由與約束之間尋求平衡。但欣慰的是,孩童家長普遍認同團隊的教學方式與課程內容,也相當鼓勵孩子前來參加。有的家長曾擔任「五溝水守護工作站」的志工,希望孩子也能來此認識五溝水豐富的自然環境;有的家長先送家中老大來試水溫,隔年老二也一同來上課。一位在地的客家阿婆替忙於工作的女兒顧孫,孫子因為是家中獨子,之前週三中午下課後,就是待在阿婆家裡盯著電視看,她慶幸能透過這樣的課程讓孫子體驗自己的童年生活,因而無論是割稻體驗,或是協助孩子夜宿夥房的晚餐煮食,阿婆總是熱烈參與。

阿婆說道,五溝水在地的年輕人都出去做事了,芫品她們全來自外地,卻不畏辛苦、不怕曬黑,在這裡埋頭耕耘,真的很難得啊!


採訪撰文 / 李盈瑩
攝影 / 林韋言
原文刊載於《鄉間小路》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