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城泥地長出來的產業──卓也藍染


循著130縣道,來到位於苗栗山城的卓也小屋,這座由自然木作打造而成的聚落,水鴨悠游於池塘,村民於山坳耕作、栽植藍草,山腹還有間染坊,聚集了一張張從台灣各地慕名來此工作學習的青澀臉孔穿梭其間,或專注於染布、或埋首設計圖樣,所生產的商品除了推展到直營門市銷售,目前正與荷蘭洽談,預計推廣至海外市場。



想望山林的靜謐,於是移居
看似趨於成熟的藍染品牌,其背後的靈魂人物正是卓也小屋的女主人──鄭美淑,從二十年前接觸藍染開始,她便堅持從源頭著手,自藍草栽植、打藍、建藍、養藍、製作,一路從無到有,一手建立如今的卓也藍染。而從小在嘉義長大,爾後嫁到台中的她,又是為何移居山城,一頭栽進傳統工藝之路?

遷居苗栗之前,鄭美淑與丈夫卓銘榜原本定居在台中大甲,當時由於仍在彰化的員林農工教書,一面考量小孩通學方便,一家四口就住在大甲火車站附近。只是,素有偏頭痛的鄭美淑,對於每年秋冬西部沿岸掀起的強勁海風格外不習慣,尤其越近海邊,一陣陣讓人站不住腳的狂風,令她心生移居山上的念頭。再加上從事景觀業的丈夫,當時在老家大安將一座親手建造的景觀樣品屋轉型為庭園餐坊,正巧搭上當時興起的休閒農業風潮,於是決定移居山上,跨足旅宿業。

每逢假日,夫婦倆就沿著南庄、大湖等山區一路看地,最後選址在三義一處靜謐怡人的山坳地,此處避風,又同時保有山區的涼爽氣息,正是心中理想的桃花源,於是仍在員林任職的鄭美淑,自此便展開了兩地通勤的日子,一面執教,一面趁假日協助民宿事務。

勤奮的雙手,養成開創的性格
初期的卓也小屋,僅蓋了六間穀倉民宿與一座水上餐廳,一家四口夜裡就擠挨在搭建的倉庫內入睡,當時廚房也尚未完善,鄭美淑就在半戶外的工寮底下幫客人做餐點,她特別記得餐廳甫開幕的第五天就遇上了颱風狂襲,從平地返回山上的他們,只見原本釘製於天花板的植物染大布,被狂風吹落成一簾簾垂直披掛的恐怖片場景,驚訝之餘也十分氣餒。

還有一回農曆過年,大安庭園餐坊的生意忙碌,先生只好留守山下,鄭美淑就隻身待在山上做生意,為了到火車站接送客人,漆黑夜裡她開著小客車行駛在一片霧茫茫的山徑之間,被問及是否害怕?鄭美淑笑說:「愛錢攏袂驚啊!而且初期沒什麼人認識卓也小屋,縣道旁若有遊客疑似在找路,我都會主動詢問是否有住宿需求,能撿到幾間算幾間,我就是這樣個性積極的人。」

鄭美淑行事拼命的性格,得追溯至兒時家業,位於嘉義溪口的老家,父親從事用來裝盛各種外銷農作的竹簍製造,一路見證了早年洋菇、蘆筍的外銷史。打從五、六歲起始,她與兄弟姊妹就要幫忙竹編,幼嫩的小手雖然常被竹纖刮花,卻也養成凡事都靠自己努力爭取的個性。

敦親睦鄰,移居者的處世哲學
這份不畏艱難的開拓性格,來到了全然陌生的客家山城,面對以血緣宗族為凝聚單位的客家族群,移居者究竟該以什麼姿態融入在地?關於這個問題,鄭美淑與丈夫有一套敦親睦鄰的處世哲學。一是「勇於任事」,初來的幾年,卓銘榜就連任兩屆雙潭休閒農業區的主委,隨後鄭美淑也任一屆,透過每次的開會逐步結識在地業者,彼此也會相互介紹客人。其二,「人家做過的生意不要去搶」,彷彿是一種默契,比如縣道130沿線,「鴨箱寶」以木雕為主、「山板樵農場」發展臉譜文化,「春田窯」發揚柴燒陶藝,卓也小屋則選擇深入藍染工藝作為區隔,逐漸琢磨出自身的特色。

在餐飲的部分也同樣,既然當地的客家菜已發展得十分純熟,歐式西餐亦不是自己的強項,不如就運用在地食材來規劃蔬食料理,並透過「購買食材」來建立關係。目前卓也小屋的餐單中,藥膳火鍋所使用的南瓜及玉米,便是向在地村民租地、請村民友善耕作而來;「珍珠蔬菜蛋捲」將在地一種俗稱「甜菜」的野菜,結合「山板樵農場」飼養的友善雞蛋製成蛋捲皮;並將鄰近的「羅庄客家米食」手作的菜脯米草仔粿,研發為創意料理「客家小漢堡」,透過食物的交流結交當地朋友,也讓來客吃到最新鮮在地的食材。

藍染,最貼近土地的庶民色彩
正式移居到三義生活的前兩年,鄭美淑正擔任學校休閒農業科的主任,當時校方因面臨招生壓力,她於是帶著幾位同仁開始到校外進修藍染,將這門工藝導入課程之中,成為接觸藍染的初始。隨後更前往「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向馬芬妹習藝,從一開始的藍草栽植、建藍,一路到最後的染製階段一步步學習,彼時在課堂中,鄭美淑就發現,學員多半僅熱衷於各種絢麗的染製技法,對染缸的日常維護興趣缺缺,更遑論追溯源頭從事吃力不討好的染材種植。

許多政府或民間開辦的課程亦著重於技法教學,然而在鄭美淑的眼裡,技法僅是藍染藝術的其中環節,倘若捨棄源頭,只是去購買國外進口的精粉,對一門工藝的傳承並無助益。於是她開始在卓也小屋附近山坳尋覓土地,將那些昔日由客家先民開墾、如今因長輩年邁而棄耕的水梯田一一承租下來,廣植藍染的原料「大青」,從2006年開始復育以來,如今栽植面積已達三甲,聘用了許多自裕融汽車三義廠退休的在地人士,協助栽植、施肥、採收等田間農務。

幸運的是,栽植藍草的過程十分順利,由於「大青」又稱「山藍」,本就適合生長在潮濕多霧的北部山區,而北台灣中低海拔丘陵地又正好是客家族群的分布區域,於是翻開地方文史,《三義鄉誌》裡一張張身著客家藍衫的先民照片,也揭示了這個從土地長出來的庶民染料,是如何經過發酵製靛,染成一件件能夠驅蟲防蚊的民間服飾,而這些因褪色後不斷重複染製的深藍色客家衫,正以一股勞動的色調,象徵早期先民篳路藍縷的開墾精神,與土地接成一氣。

根著文化,產業才能長出自己的故事
用在地種出來的顏色、染製為具有在地色彩的服飾,一場根著土地與文化的產業就此復甦,每個月都有數場來自國內外的團體來此參訪,且直至今日,鄭美淑在各個門市據點傳授藍染工藝,必會堅持至少要從採收起始,帶領學員打藍製靛,完整呈現一門工藝的精髓。

只是,即使理想在先,藍染工藝畢竟是一門苦幹實幹的手工製造業,光一塊染布下至染缸吸取色料,再提起來氧化固色,同樣的步驟就要重複三十次才得以完成一件作品,繁複的工序使得藍染商品的價位始終高居不下,顯少人能真正看見價格背後所代表的工藝價值,因此顧客群八成以上為外國遊客,台灣顧客少之又少,也讓卓也藍染在懷抱理想的路上形影孤單。

一股延續傳統工藝的使命感,讓鄭美淑堅持繼續做下去,即便就連先生也建議她投注於能獲利的DIY體驗項目就好,也不改她的志業初衷。鄭美淑認為:「雖然卓也小屋看似以活絡的民宿與餐飲區塊支撐整體收益,但其實藍染工藝這條理想線,與真正能生財的旅宿業是彼此相輔相成的。」尤其近年休閒產業競爭激烈,許多毫無特色的旅館民宿逐漸被淘汰,然而卓也小屋能夠歷久不衰,不也因為有份穩紮穩打的在地工藝在背後作特色區隔?像是許多來自新馬港澳的住宿客,特別喜歡來卓也體驗紮染技藝,此外客房內的藍染窗簾、抱枕、床飾,還有以藍染工藝的副產物──青黛,磨粉加工製成的青黛手工麵線,或搭配其他可食天然色料,製成青黛薑黃、青黛甜菜根等雙色冰淇淋,也在在為卓也小屋提升了軟性的附加價值。

民宿、餐飲、藍染,在理想與務實之間,取得了平衡,彼此相互加乘。對於想望回鄉創業的後輩,鄭美淑建議不要貪急,切勿一昧只想賺錢生財,地方創生之路一定要找到與在地天然環境、氣候息息相關的產業,才能以文化為根基,向民眾說一場精彩的地方故事。


採訪撰文 / 李盈瑩
原文刊載於《地方創生way》第四期 2019.10